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后,国家相继出台了系列文件推进美育建设。为积极贯彻国家有关美育工作的相关精神,我校音乐教育专业开展了一系列的美育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美育规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以新时代美育培根铸魂,取得良好成效。
一﹑案例背景
我校音乐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幼儿教师、 美育教师、 艺术培训机构教育工作者,在校生约300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自本专业开办以来,我们发挥艺术专业优势,以“以美育人、以乐化人”的音乐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将美育渗透到专业音乐教育中,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职业教育与音乐专业学生特点的美育活动形式,逐步形成了争优创新的美育模式,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
二﹑实施路径
(一)美育与思政互融互通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将美育与思政结合,首先从人才培养方案上不断优化,融入美育目标,坚持以美育人,要求每一门课程都要融入思政教育和美育,发挥美育课程的育人作用,围绕立德树⼈根本任务,将学科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相统一,有效开展“三全育人”工作。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强化实践,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政治思想合格的人民教师。
2.成立教学团队,建设示范课程
获批了校级音乐教育专业思政教学团队,建设了《中西方音乐简史及名作欣赏》和《钢琴即兴伴奏》两门校级思政示范课程,将美育融入课堂教学,教学成效显著。
(二)用音符播种美育的种子
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跳动的音符感受音乐艺术的美,用音符播种美育的种子。
1.理论知识学习中感受美
音乐教育专业开设了《乐理》《艺术概论》《中西方音乐简史与名作欣赏》《和声与曲式分析》等理论课程,各门理论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美育培养融入课程中,实施课程浸润,以美育人。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时从音乐元素音乐历史等方面感受音乐艺术的美,通过认识中外音乐家学习音乐家的音乐精神和高尚人格,通过学习音乐作品提高审美素养,增强审美能力,在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中感受音乐的形态美和音乐作品的情感美。
2.音乐技能训练中体验美
本专业学生要掌握唱﹑跳﹑弹﹑讲四项最基本的实操技能,在实操性技能训练中融入美育元素。在训练学生唱歌技巧时要求声乐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科学的唱歌方法,在歌曲选择上注重思政和美育结合,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歌曲比如《我爱你中国》等供学生学习,从爱国主义教育﹑品格教育等各方面选曲,学生不仅学习唱歌技巧,从歌曲中也受到了思想感化。
3.音乐专业比赛中展示美
为了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坚持“以乐育人、以美化人”的教育观,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坚持专业竞赛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制定了一套科学的专业技能竞赛体系。每个学期都会举办专业技能比赛,包括舞蹈比赛、演唱比赛、演奏比赛、教学技能各项比赛等,学生在比赛中增长技能,陶冶情操。成功举办了校内“技能成才,强国有我”音乐教育专业(声乐、钢琴、舞蹈)技能大赛﹑音乐教育专业儿童舞剧目比赛﹑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等,促进学生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学相长。联合实习幼儿园举办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比赛。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综合技能比赛,拍摄:金峰)
(“唱响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校园十大歌手比赛,拍摄:金峰)
(“凝聚青春之力,舞动百年风华”校园舞蹈大赛,拍摄:金峰)
(“技能成才,强国有我”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技能大赛,拍摄:金峰)
(音乐教育专业声乐优秀学生音乐会,拍摄:金峰)
(二)在行走的课堂中传播美
为了让学生更加逼真的感受美,我们开展了“行走的课堂”活动,带领学生踏入社会,在实践中体验美﹑传播美。
1.课外拓展,增长见识
所有的专业课我们都根据课程特点开展一些课外拓展活动。《中西方音乐简史与名作欣赏》课程,每一轮都安排有两次课外拓展活动,活动主题是参观博物馆或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儿童音乐教学法》课程的课外拓展是带领学生去幼儿园见习,给幼儿试讲音乐活动课程,学生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幼儿,同时也将美育和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幼儿课程中,实现了美育传承。我们共建立了5个实习基地,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到实践基地教育实习共计有550人次。
(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拓展--参观博物馆和党史馆,拍摄:金峰)
(音乐教育专业在学生实习基地实习试教,拍摄:金峰)
为了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舞台表现力,悉心指导和组织学生在高雅、专业的桥都大剧院、音乐水岸厅、音乐多功能室举行艺术展演共计16场,丰富了教学实践形式,激发了同学们专业技能的学习热情,增强了自信心和职业认同感,提高了同学们的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2.秉承传统,以文化人
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将美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邀请地方民歌研究专家来我校讲学,让学生了解地方音乐文化。组织学生三下乡采集地方音乐了解地方文化。学生自发成立了“红承”实践团队,每年利用暑期实践三下乡,深入社会了解本土音乐文化,团队以地方红色音乐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慰问采访老红军,参观革命旧址等,通过行走的课堂聆听革命故事,学习革命精神。
3.送戏下乡,服务群众
音乐教育专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开展“三全育人”工作,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提高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师生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提升社会服务能力。2022年1月,音乐教育系开展“筑梦新时代 奋进新百年‘我为群众办实事’文艺演出进基层——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江门市棠下镇良溪村”活动。30多名师生参加惠民演出取得圆满成功,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称赞。2023年7月14日,我系师生团队与鹤山市文化馆联合在鹤山下沉广场举办了“”演出活动。 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等艺术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从而优质成才、全面成才。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市文化馆举办的惠民演出,拍摄:金峰)
(学生在棠下镇良溪村举办“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惠民演出,拍摄:金峰)
(学生在鹤山市举办“传承侨乡红色文化,践行青年使命担当”演出,拍摄:金峰)
4.艺术党课,不忘初心
“用艺术讲政治、用党课唤初心”,2021年,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由音乐教育系党员教师主演、50多位师生共同参演的民族歌剧“艺术党课----《党的女儿》”在市大剧院首演成功,社会反响热烈。此次艺术党课是学校“艺术+党课”的首次尝试,体现政治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让广大党员和青少年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下,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文化,广受社会赞誉。2022年和2023年应邀复演2次。通过艺术党课,增强学生的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爱党、爱国信念,强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和担当。
5.成立非遗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筹备成立非遗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并制定了中心建设方案。承担教学、实践、演出、讲座、教育等艺术活动。目前,与江门市蓬江区丰盛幼儿园、江海区江演明星幼儿园﹑台山市深井镇中心小学签订了非遗实践基地合同,开展红色童谣调研推广活动。
(三)美育融入教学评价
美育评价是美育发展方向、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教育的“指挥棒”,为推进美育评价改革我们将美育融入学生的教学评价中,以“实现个体增能,促进全面发展”为评价目的,美育与专业技能评价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学生的每一门专业课程最终的教学评价包括美育素养﹑思想素养﹑课程成绩三部分,其中美育素养和思想素养各占15%,学业成绩占70%。具体评价内容及占比如下:
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评价内容比值表
评价内容 | 评价要素及占比 | 综合成绩总占比 |
美育素养 | 艺术活动参与度 50% | 15% |
艺术表现力 15% | ||
文化素养 15% | ||
综合素养 20% | ||
思想素养 | 思想品格 40% | 15% |
行为表现 60% | ||
课程成绩 | 平时成绩 40% | 70% |
期末成绩 60% | ||
综合成绩 |
| 100% |
三、实施成效
(一)以美育人硕果累累
通过多方位的美育渗透,学生在思想素养和行为能力上提升很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级有两名同学表现优秀被学校党委纳入预备共产党员,20级1名同学获得了国家级奖学金,19级和20级共20名同学获得校级优秀实习生称号。6名同学在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中获奖。
(二)以赛促美成效显著
学生在各类专业比赛中成果显著。每学期有约30人次获得校级钢琴﹑声乐和教学技能比赛三等奖以上。在广东省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20级1名同学获一等奖,21级1名学生获二等奖。校合唱团参加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合唱一等奖、二等奖、独唱三等奖各一个;在江海区“学党史,颂党恩”合唱比赛中获特等奖和最佳表演奖;1名同学荣获第八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高职高专美声唱法学生组铜奖。在大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类比赛中,20级1名同学获得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训练计划银奖,21级6名同学获得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二等奖。
(三)美育实践影响广泛
系列的美育实践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校外的实践演出活动多次被江门日报、羊城晚报、凤凰新闻、南方+、中青网、人民日报数字联播网等十多个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得到了社会群众的一致认可。
四﹑探讨与展望
结合专业特点我们进行了系列美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改进,未来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
(一)加强美育的数字化建设
本专业美育数字化成果极其缺乏,未来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美育形式,革新美育教学,建立音乐教育专业美育元素库、案例库等,将美育个性化、智慧化,提高美育成效。
(二)完善美育评价体系
目前我们只是将美育评价纳入了学生的教学评价中,美育有其自身的规律特点,应该制定适合本专业的美育评价模式,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与课程思政评价结合,真正实现本专业“以美育人、以乐化人”的教育目标,让学生的思想素养﹑审美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