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青年的成长成才,他曾多次走进大学,与大学生交流﹑交心,对当代大学生言之谆谆、期望殷殷。为践行习总书记对青年的讲话精神,引导学生修身立志,担当使命,我结合本课程带领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组织学生成立“红承团队”,通过探寻红色基因,学习革命故事,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洗礼,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继承革命精神,坚定立志报国信念。
一﹑案例背景
五邑地区是一片红色热土,有着其独特的红色印记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在红色音符中追忆历史,缅怀先烈,践行初心是当代音乐专业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此背景下2021年1月我们组织学生成立了“红承团队”,成员分别来自学校音乐、美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学生自愿加入。团队有3名教师指导管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挥各自特长以红色音乐文化为主题开展团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践行思悟,取得了很大成效,在学生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
二﹑实施路径
明确分工,团结协作
红承团队起初建团是10人,随着学生毕业不断更新换代,现在发展到15人。从建团开始都有自己的团队徽标,设有团长﹑副团长两个职位,团队再根据同学们的特长分成策划组﹑表演组﹑采编组三个小组。每个同学都明确自己的分工和职责,发挥团结协作精神积极参与团队的所有活动。
寻访调研,学思感悟
几年来,在教师带领下,红承团队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多次寻访调研,探寻五邑红色音乐,学习红色故事。调查当地文化部门﹑教育机构﹑社会人员和民歌非遗传承人。团队还前往各地的图书馆﹑文化馆搜集馆藏红色音乐谱例和音响资料。在2021年7月和2023年7月团队参加了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围绕“红色音乐”主题开展调研推广活动,先后参观了江门市三区、鹤山、开平、恩平、台山等地的革命英雄故居和纪念园,收集红色音乐和红色故事,访谈老红军战士和民歌手,通过推文和公众号对外宣传。团队还将调研内容总结提炼拍成视频在网络流传推广。通过调研,学生学思感悟,教育深刻。
(恩平工人运动先驱、优秀共产党员冯燊故居调研)
(与开平民歌传承人)
(采访江门市新会区老红军)
(调研推广视频封面)
二度创作,传承经典
红承团队中音乐专业的同学挑选曲谱已失传的五邑红色歌谣进行一些创作尝试,用所学的音乐专业知识为歌词创编旋律,并将创作的歌曲自弹自唱做成音频放到公众平台上,让更多人知晓五邑红色歌谣。为加强红色歌谣文化的国际传播力,方便对外传播,同学们还以五邑红色童谣《我们是红小兵》为实践,改编成英文歌词,配合原曲调弹唱,推送到网络平台上收到很多粉丝点赞。为弘扬红色文化,宣传五邑红色歌谣,团队自编了4本配有扫码音频的原创绘本,还制作书签、工艺品等文化作品到实践基地推广。
(改编红色歌曲集封面及歌曲列举)
(原创红色绘本封面)
建立基地,推广传唱
红承团队在学校系部支持下,分别在10所小学﹑幼儿园建立了《五邑红色歌谣》的推广实践基地,定期到实践基地为学生推送关于《五邑红色歌谣》的传唱课程。团队到了偏远的山区台山市深井镇中心小学实践基地,为二年级学生讲授了团队改编的五邑红色歌谣《党是太阳我是花》的音乐课,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被台山电视台“台山融媒体中心”作为先进典型事例报道,也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一致认可。队员到江门市江海区江演明星幼儿园、江门市蓬江区嘉福幼儿园等幼儿园为幼儿开展五邑红色歌谣的音乐活动,推广五邑红色音乐,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红承团队在实践基地传唱红色歌谣)
(五)送戏下乡,服务群众
我们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带领红承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提升社会服务能力。2022年1月,所有团队成员参加了“筑梦新时代,奋进新百年‘我为群众办实事’文艺演出进基层——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江门市棠下镇良溪村”活动,惠民演出取得圆满成功,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称赞。2023年7月14日,团队与鹤山市文化馆联合在鹤山下沉广场举办了“传承侨乡红色文化”演出活动。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等艺术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从而优质成才、全面成才。
(红承团队参加棠下镇良溪村“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惠民演出)
(红承团队在鹤山市举办“传承侨乡红色文化,践行青年使命担当”演出)
(六)艺术党课,不忘初心
2021年,红承团队与我校音乐教育系师生一起参演了由市宣传部组织的民族歌剧“艺术党课----《党的女儿》”首演成功,社会反响热烈。2022年和2023年团队骨干成员又应邀复演2次。通过艺术党课,增强学生的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爱党、爱国信念,强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和担当。
(红承团队成员参加艺术党课《党的女儿》演出)
(七)网络平台,数字传播
为扩大红色音乐文化宣传广度,团队借助各类网络平台推送五邑红色歌谣。建立了“革颂红谣”等几个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号,推送同学们自己弹唱﹑表演制作的五邑红色歌谣音乐﹑歌谣故事,得到了很多人关注。在微信公众号上还专门为小朋友设置了红色童谣栏目,带小朋友诵读吟唱红色童谣,让小朋友从小接受红色教育。
队员还将五邑红色歌谣编成舞蹈录制成视频,推送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收获了不少粉丝关注。通过网络平台的推广活动,知晓五邑红色音乐的人越来越多,扩大了地方文化传播。
(微信﹑微博﹑抖音推广)
三﹑实施成效
(一)成员个人获奖
通过系列的团队活动,学生在思想素养和行为能力上提升很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团队中20级1名同学获得了国家级奖学金,2名同学获得校级优秀实习生称号。在广东省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20级1名同学获一等奖。
(红承团队成员获奖证书列举)
(二)团队项目获奖
团队获得了3项省级团队赛奖励,获校级奖励5项,1项省级攀登计划,发表论文1篇,具体成果如下表:
表1 红承实践调研团队实践成果
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获奖级别 |
2021.6. | 《邑起红》 |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广东选拔赛 | 省二等奖 |
2021.7. | 永不褪色的鲜红——红色旅游景区梅州、连山红色文化传承的调研报告 | 校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 | 校三等奖 |
2021.7. | “红色故事润童心”队伍(校优秀队伍) | 大学省暑期“三下乡红色宣讲”活动 | 校优秀队伍 |
2021.7. | “永不褪色的鲜红,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小分队 | 大学省暑期“三下乡红色宣讲”活动 | 校级 |
2021.7 | 侨乡红旅APP | 校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校二等奖 |
2021.12 | 用英语讲好“侨”故事 | “五邑红色印记入校园”课程思政视频拍摄 | 校项目 |
2022.1 | 五邑侨乡红色歌谣文化推广与创新研究 | 2022年省大学生“攀登计划”科技创新培育 | 省级项目 |
2022.3 | 侨乡红旅APP | 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 省级铜奖 |
2022.7 | 《五邑侨乡红色歌谣的推广与创新》 | 学术论文发表于《科学与生活》2022年第20期 | 省级期刊 |
2023.7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南粤红色歌谣的活态传承与创新研究》 | 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 省二等奖 |
校内外影响
红承团队成立以来经过队员的共同努力,在校内外影响广泛,起到了标杆示范作用。团队开展的实践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多次被江门日报、羊城晚报、凤凰新闻、南方+、中青网、人民日报数字联播网等十多个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得到了社会群众的一致认可。
(人民日报数字网报道)(中国青年网报道)
(台山市融媒报道)(江门市新闻网报道)
四﹑探讨与展望
几年来我们一直带领红承团队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不忘初心,成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改进,未来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
拓宽调研范围,加大宣传广度
目前红承团队的实践成果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辐射面太小,只是在五邑地区影响较大,后期应该扩大宣传广度,将五邑地区红色音乐文化广度传承,调研范围扩大到南粤整个地区的音乐文化,为南粤音乐文化推广和发展贡献力量。
(二)以点带面,星火燎原
红承团队只是个案,几年来通过探寻红色音乐的实践活动成效显著,红色音乐只是一个点,我们应该引导团队成员逐步由点到面,通过更多其他主题活动激发学生青春热情,培养担当精神。另外要鼓励团队成员向外围发展,带领同学建立更多的团队,学思践悟,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践行习总书记对大学生的殷切嘱托。